热门信息 | |
最新信息 | |
【作者】桑兵 【机构】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【期刊】《中山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6年01期
留欧前后,傅斯年的学术观念在分科治学的意义、中国有无哲学及其作用、汉语言文字的功能和命运、宋代学术的评估以及古史观等五个方面,发生了180度转变,从一味以西为准,实则19世纪下半“格义”之学的天宝旧妆,转向更加适合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实情的元和新样。其原因除学习环境的变化外,主要是与同期留学人员相互交往的影响,尤其以陈寅恪的影响为著。而这一关键因素的作用在顾颉刚擅自发表的信函中未能呈现,使得二人的关系留下隐患。抗战期间,傅、陈因隙生嫌,先前的心结或隐或显地发生作用,加之两人的文化观念始终和而不同,导致关系疏离。 【摘要】
友情链接 | ![]() |